top of page


中文譯本《古蘭經》Qura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收藏地點|嚤囉園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世紀80年代初出版的馬堅先生的漢譯本,一直暢銷不衰,併遠佈海外,在國內外穆斯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沙特阿拉伯定為國際漢文《古蘭經》欽定本。...


最重要聖典“亞格達斯經”,亦稱“至聖經” The most important sacred text called the Most Holy Book (Kitáb-i-Aqdas)
收藏地點|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亞格達斯經》由巴哈伊信仰的創教先知巴哈歐拉原以阿拉伯語在1873年啓示,是巴哈伊信仰最重要的著作。《亞格達斯經》被認為是所有巴哈伊聖作的「母經」,「未來世界文明的憲章」。除卻新文明的律法,本書也涉及許多其他主題,特別是有關人類成熟期的道德囑託、...


若石期刊 Seminary Magazine
收藏地點| 聖若瑟修院 澳門聖若瑟小修院若石壁報(刊物)。 1941年到1950年間,由聖若瑟修院修生出版的壁報時斷時續,寫作嘗試多限於夏季 假日期間舉行。到1951年,在高天予神父鼓勵之下,華籍修生出版「若石壁報」, 創刊號於是年院慶日,即3月25日聖若瑟主保慶日面世。起...


《新教在華傳教前十年回顧》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
《新教在華傳教前十年回顧》是研究馬禮遜生平和事蹟的重要史料。這部書與《馬禮遜回憶錄》中收錄了馬禮遜的日記、信件以及間插的時人評論及背景介紹,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聖經中譯、西方漢學史等的重要原始資料。 文獻 紙 / 19.5cm x 27cm 作者 / 米怜 出版地 /...


中文書法作品 Chinese Calligraphy Artworks
該詞首見於明代伊斯蘭教學者王岱輿所著《正教真詮·參悟》。清代伊斯蘭教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卷三)繼王岱輿之說,通過生動比喻進一步解釋其義,他說:「觀草木之搖曳而知有風,睹翠綠之萌動而知有春,視自身之靈敏而知有命,參天地之造化而知有主」意即人們通過對造物主安拉的被造物(自然...


弘揚世界大同的《巴黎談話》Paris Talks
收藏地點|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阿博都―巴哈,童年8歲開始囚禁及流放的生活,獲得有限制的人生自由時已經超過60歲了。1911年,以68歲高齡親赴西方,在巴黎及倫敦作了大量關於世界和平及新世界秩序建設的演講,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書是這些演講的速記稿經由整理而成的,它系統闡述了人類...


中阿文書法作品 Calligraphy Artworks
中國穆斯林的文化藝術是豐富多彩的。在中華民族文化歴史的創造中,與全國人 民一道,為祖國文化的昌盛,為民族藝術的繁榮,譜寫了一篇篇、一曲曲美麗的樂章。早在一千多年前,伴隨著阿拉伯語言文字的逐步統一,阿拉伯書法也隨之開始形成。伊斯蘭教的興起與傳播,促使阿拉伯書法迅速發展。阿拉伯...


阿拉伯文銅香爐 Incense Burner with Arabic Art
收藏地點|嚤囉園 中國伊斯蘭教使用的金屬器中的爐器非祭祀器皿,而是家庭和清真寺用於熏香清潔空氣的。明代的爐器中有皇帝敕賜給各地回回掌教者,陳設於清真寺中,以彰顯其政治地位和不凡的身份。清真寺及穆斯林家庭中藏有宣德爐,成為當時獨特的擺設。中國穆斯林使用的香爐多鑄有《古蘭經》經...


諸天神將(朝元)Celestial Diviner Generals
收藏地點|澳門吳慶雲道院 道教的天界神仙。 畫作 紙畫 / 282cm x 85.5cm 民國 廣東佛山 展品產地、國家 / 中國


《古蘭經》瓷盤 Quran Scripture Porcelain Plate
《古蘭經》第72章精靈(鎮尼)[18]一切禮拜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19]當真主的僕人起來祈禱的時候,他們幾乎群起而攻之。[20]你說:「我只祈禱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他 清真寺,也稱禮拜寺,是伊斯蘭教信徒禮拜的地方,詞根為「拜倒」的意思,因...


參與交流對話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Discourse
收藏地點|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巴哈伊認為,交流對話是構建新社區和新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這些對話有正式和非正式的,不同規模的,及多樣形式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對社會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增進瞭解和共識、提高人們的集體意識。在本世紀初,巴哈伊教澳門總會先後與國家宗教局,中國社會科學...


馬禮遜來華二百周年紀念郵票 200 Years of Robert Morrison Arrival in China
2005年7月,澳門基督教墳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無疑是因為馬禮遜牧師葬墓於此所致。故此,澳門郵政局於2007年9月28日發行「馬禮遜來華二百周年」紀念郵票,以紀念他來澳門二百周年對中西文化的貢獻。 郵票 紙 / 22cm x 12cm 出版地 / 澳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