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找到 109 項與「」相關之結果

  • 靈寶延生朝斗科儀S c r i p t u r e o f N u m i n o u s T r e a s u r e S e c t f o r C e r e m o n yt h e B

    收藏地點| 澳門吳慶雲道院 禮斗又稱「告斗」,「斗」指北斗星君,中國的北斗星崇拜起源於上古。北斗星 君是道教尊神, 主管人間的生死禍福。此《靈寶延生朝斗科儀》為光緒十二年 (1886),省城(廣州)珠光(江)西約星河道院藏版,內容包括淨壇、捲簾、 衛靈、發爐、迎帝、朝覲、供養、禮徽、朝禮、懺悔、解厄、貢請仙官、上表、 讚星、禮謝、復爐及回向等科儀儀範。 禮儀⽤品 紙質書 / 3cm x 15cm x 29.5cm 光緒十二年(1886) 廣東廣州 展品產地、國家 / 中國

  • 鐘 、燭台 The Bell 、The Candlestick

    在聖公會傳統中,教堂以一個牧區的概念關顧整個社區。在過去通訊並不發達的年 代,每到主日崇拜前,教堂便會鳴鐘,提醒人們參與崇拜。時至今天,教會仍然保 留著這個傳統。 燭台是擺放在聖桌上的禮儀用品之一。在過去的時代,崇拜時因沒有燈光,習慣使 用燭光照亮聖壇,幫助祭司(今稱牧師)主持崇拜。時至今天,教會仍然保留擺放燭 台在聖壇上這個習慣。 禮儀⽤品 金屬 / 18.8cm x 21cm 金屬 / 17cm x 30cm

  • 聖爵 Chalice

    收藏地點|主教公署 鍍金聖爵,天主教彌撒中使用的聖爵,裏面的葡萄酒經祝聖後成為基督的血;爵身有寶石裝飾及雕花。 禮儀用品 金屬 / 25cm x 15cm 圈口直徑 / 9cm 足口直徑 / 15cm

  • 鎏金佛像畫寶瓶 Gilt Buddha Painting Twin Vases

    收藏地點|無量壽功德林 寶瓶和其他七種象徵物:海螺、寶傘、寶幢、法輪、雙魚、金剛結、蓮花,合稱為「吉祥八 清靜」,也即俗稱的「八吉祥」。這八種物象,由八種識智即眼、耳、鼻、音、心、 身、意、藏所感悟顯現,象徵著吉祥、圓滿、幸福、智慧、珍寶等美好寓意。作為佛教藝術的裝飾,八吉祥不僅是藏族民間傳統美術中最常見的圖案,還從清代乾隆時期開始,被大量製成立體造型的陳設品,用來供養諸佛菩薩、莊嚴佛門道場。 本展品由鎏金工藝製成,瓶身刻有西方極樂世界景象,寓意福智圓滿,修成正果。 禮儀⽤品 金屬 / 32cm x 90cm / 直徑9.5cm 唐貞觀年間

  • 耶穌基督降生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跡記載在《聖經》的《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講述耶穌基督是瑪利亞因聖靈感孕所生的兒子。小耶穌在馬棚裡出生,天使向一群牧羊人宣告耶穌降生,來自東方的博士由景星引導前來祝賀。此工藝畫是由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的藝術科老師參考網上圖片所製作,並致送給澳門聖保羅堂。 景泰藍工藝畫 彩石、木 / 56cm x 22cm 作者 / 梁劍楓

  • 玉山淨供幽科 Liturgy of Salvation and Refining Ghosts of Jade Mount

    收藏地點|澳門吳慶雲道院 玉山即玉京山(河北省滿城縣北),淨供者為潔淨和供養也。《山海經》中《西山經》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處。昔唐朝代宗于中元日,舉行大醮會於玉京山,供養諸仙眾聖。五代後周時亦於寒食日,在玉京山設壇,進齋醮科儀,陳冥器焚衣帛祭祀孤魂。 《玉山淨供幽科》相傳是薩祖真人(薩守堅)鐵罐煉度之科儀,科儀的主神是太乙救苦天尊,其儀範包括請神、供養、請十七大光明、破獄、開度八門、攝召、解結、全形、沐浴、化衣、施食、受煉、皈依、授戒及送聖等道教的祭煉科式。此《玉山淨供幽科》為光緒六年(1880),太和道院,粵東南邑鼇溪合真堂藏板。 禮儀⽤品 紙質書 / 3cm x 19cm x 29.5cm 光緒六年 (1880) 廣東佛山 展品產地、國家 / 中國

  • 銅送子觀音像 Copper Children-Sending Avalokitesvara

    收藏地點|藥王禪院 「送子觀音」俗稱「子孫娘娘」,不在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內,通常被認為是由中國民間創造出來的觀音化身,可以保佑眾生,求子得子,救苦救難。 《法華經普門品》載:「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有人以此為據,證明送子觀音有經可循,也有觀點認為,此句重點不在於求子,而在於求得智慧與端正。 雕像 銅 / 25cm x 77cm 明永樂年間

  • 中文譯本《古蘭經》Qura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收藏地點|嚤囉園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世紀80年代初出版的馬堅先生的漢譯本,一直暢銷不衰,併遠佈海外,在國內外穆斯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被沙特阿拉伯定為國際漢文《古蘭經》欽定本。 譯者馬堅是中國第一代阿拉伯語專家,也是北京大學阿拉伯語繫的創始人,中文版《古蘭經》始譯於1940年,1945年初完成初稿,1950年由北京大學出版部刊印附有對重點經文註釋的前8卷本。1981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通譯本,題名《古蘭經》。此時譯者已去世,全部註釋尚未完成,為保持體例協調,全譯本未附註釋。1996年發行第二版。1986年沙特阿拉伯麥地那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制局據此譯本印制阿漢對照的《中文譯解〈古蘭經〉》。該譯本譯文流暢,通俗易懂,流傳之廣,影響之大,遠非其他譯本能及。 宗教典籍 紙質 / 19cm x 25cm x 19cm 1949年翻譯 作者 / 北京大學馬堅教授 編者 / 北京大學馬堅教授 出版地 / 巴基斯坦國際伊斯蘭大學达瓦學院出版發行 展品產地、國家 / 巴基斯坦國際伊斯蘭大學达瓦學院出版發行

  • 瑪利亞畫像( 聖寵之母,慈悲之母)Mary Mother of Grace , Mother of Mercy

    收藏地點| 主教公署 這是澳門教區目前傳世最古老的兩幅油畫之一。 畫像四方的拉丁文寫著:Maria, Mater Gratiae, Mater Misericordiae, tu nos ab noste prote et hora mortis suscipe. 畫像 帆布油畫 / 81cm x 62cm 16世紀

  • 最重要聖典“亞格達斯經”,亦稱“至聖經” The most important sacred text called the Most Holy Book (Kitáb-i-Aqdas)

    收藏地點|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亞格達斯經》由巴哈伊信仰的創教先知巴哈歐拉原以阿拉伯語在1873年啓示,是巴哈伊信仰最重要的著作。《亞格達斯經》被認為是所有巴哈伊聖作的「母經」,「未來世界文明的憲章」。除卻新文明的律法,本書也涉及許多其他主題,特別是有關人類成熟期的道德囑託、社會準則以及未來社會的架構及各種機構。本書英文版1992第一次出版,而10年後中文版第一次獻給讀者。 文獻 紙質 / 22cm x 15cm 2007年 作者 / 巴哈歐拉 出版地 / 澳門

  • 若石期刊 Seminary Magazine

    收藏地點| 聖若瑟修院 澳門聖若瑟小修院若石壁報(刊物)。 1941年到1950年間,由聖若瑟修院修生出版的壁報時斷時續,寫作嘗試多限於夏季 假日期間舉行。到1951年,在高天予神父鼓勵之下,華籍修生出版「若石壁報」, 創刊號於是年院慶日,即3月25日聖若瑟主保慶日面世。起初每半月出版一次,逾年 改為每十天一期,幾乎全體華籍修生參加工作,文稿內容及字數不限,是一個最自 由的寫作園地。壁報文章詩詞,曾寄發各地公教報章雜誌,蒙大量取錄刊登。 書本 紙 / 21.5cm x 14cm 20世紀 展品產地、國家 /澳門

  • 聖殤/聖屍從十字架上卸下 The Pietà / Descending from the Cross

    收藏地點| 主教公署 這是澳門教區目前傳世最古老的兩幅油畫之一。《聖殤》是耶穌受難後遺體被卸下十字架,聖母撫屍哀慟的景象。 平面畫作 帆布油畫 / 86cm x 64cm 16世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