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結果

找到 109 項與「」相關之結果

  • 《 爾國臨格:港澳及內地聖公宗圖片史 》

    Thy Kingdom Come :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Anglicanism in Hong Kong, Macau, and Mainland China 《爾國臨格﹕港澳及內地聖公宗圖片史》豐富地勾勒出香港聖公會過去200年的歷史,共收錄了近180張照片,記錄了教會領袖或宣教事工的故事,使教會歷史栩栩如生地重現眼前。 左圖﹕澳門聖公會聖馬可小學的孩子們正準備享用一頓豐盛的午餐。在戰後的艱難歲月裡,教區學校確保了學生有足夠的餐食。 右圖﹕女傳道自19世紀末起便是華人教會重要的福傳工作者。圖為一名聖公會的女傳道在1940年代末的澳門街頭佈道。 文獻 紙 / 26cm x 29cm 作者 / 魏克利、陳睿文 出版地 / 香港:香港大學出版

  • 《澳門基督教墳場》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 : Protestant Burials in Macao

    澳門基督教墳場,常被稱為馬禮遜墓園,是澳門現存最古老的墓園之一。這片土地留下了基督教(新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個足印。澳門曾經是中國與西方連繫的主要窗口,歐洲人經過遙遠的航程後來到這裡,當中不免有客死異鄉的。然而,當時葡萄牙人不允許非天主教徒的西方人安葬於城牆內,居澳的歐洲基督徒只好把亡者遺體安葬於附近海島或偷偷安葬於城牆外。1821年,馬禮遜牧師的夫人瑪麗去世,經英國東印度公司出面與葡萄牙人交涉,終於取得開闢墓園的許可。自此,不僅公司職員,其他國籍的基督徒,也允許安葬於此,直至1857年由於衛生及市政管理原因禁止下葬為止。 文獻 紙 / 21.5cm x 24cm 作者 / 賴廉士、梅麗.賴德 出版地 / 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 披肩 Humeral Veil

    收藏地點|聖若瑟修院 一條長2.5公尺、寬70公分的服飾:聖職人員披在肩上,用其兩端蒙手,以奉送物品。現時多於聖體降福禮儀中時用。 禮儀用品 布 / 270cm x 57cm

  • 楠木滴水觀音像 Phoebe Watering Avalokitesvara

    收藏地點|藥王禪院 「滴水觀音」又稱「灑水觀音」,是大乘佛教三十三觀音之一。有的滴水觀音右手持柳枝,左手執灑水器,作灑水相;有的如展品這般右手持瓶,左手施法轉法輪印,作瀉水相。世間生物沒有水就不能生存,施甘霖於世間的觀音形象,是救贖眾生的慈悲象征。 佛教文化中,滴水觀音可以灑下清澈的香水,洗凈眾生深重的煩惱、和因煩惱而玷汙的汙垢,將大悲甘露灑向人間,為世人造福。 雕像 楠木 / 28cm x 94cm 近代

  • 社會服務機構(巴迪基金會及聯國學校)Social Service Agencies (Badi Foundation & School of the Nations)

    把信仰付諸行動以及改善社區的社會及物質環境是巴哈伊的畢生努力。建立相關的機構是為了實現這目標的手段之一,巴迪基金會就是澳門的一個例子,它是一個非營利機構,致力於與擁有相似理念的個人、機構和組織一起合作,為澳門的物質與精神發展做出貢獻。聯國學校成立於1988年,作為巴迪基金會教育項目的一部分,致力於培育和發展學生的體能、智能與靈性能力,提升他們對家庭和社區的人文關懷的能力。 澳門巴哈伊社區積極參與社會與經濟發展行動,如定期舉辦「歡樂家庭營」,目的是讓參加者了解可以通過新思維認識每位家庭成員擔任的角色和責任,以家庭為單位學習如何建立有活力的社區,為家庭帶來幸福的同時也為社區帶來正面的改變,為社區建設增添新的力量。 澳門巴哈伊社區定期舉辦各種主題的青年營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包括學習討論、工作坊、團體遊戲、文藝活動等,目的在於通過磋商合作,發展培養青年的各種潛在能力,成為未來服務社會建設的積極力量。 社會實踐紀錄 電子相片 / 17cm x 13cm 模型 / 70cm x 52cm x 25cm

  • 《生命的雨點:李添嬡牧師回憶錄》The Raindrops of My Life: The Rev. Florence Tim Oi Li

    李添嬡牧師(1907-1992)是普世聖公宗首位女牧師,一生獻身基督,鞠躬盡瘁,成為千百信徒和牧者的模範。李添嬡牧師於1940年至1946年被調派到澳門工作,當時聖公會借用了在澳門白鴿巢公園毗鄰的馬禮遜紀念堂,作為教友崇拜的聖殿。時值中國抗日戰爭,民生苦痛,中國內地人民紛紛往由葡萄牙統治的澳門避難。李添嬡牧師沉著應付源源不絕新來的難民,為他們安排臨時食宿、生病送院和死亡安葬等服事。 文獻 紙 / 15cm x 21cm 作者 / 李添嬡 出版地 / 香港:宗教教育中心

  • 研習課程的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e Courses

    收藏地點|巴哈伊教澳門總會 考慮到教育的重要性,多年來,澳門的巴哈伊,猶如世界各地的姐妹團體一樣,不斷地探索各種社區教育的可能性。當前,巴哈伊已經研發了一套系統的教育培訓課程,適用於不同年齡層的需求。這套課程的目的不是為了傳教而是為社區培養人力資源,協助每個人都行走在服務與學習的道路上,不斷的努力產生及加深對於個人和社會存在的正確理解,並盡力將這種理解用來改進自己周圍環境的物質、社會和精神狀況。 教科書 紙質 / 29.5cm x 22cm

  • 龍幹法政牧師畫作《主為善牧》The Good Shepherd

    「善牧」是出自《聖經》的《約翰福音》,描述耶穌基督為善牧的形象,隨時準備為羊群捨命。教會傳統上把復活期第四主日稱作「善牧主日」。 畫作 紙、本 / 68cm x 54cm 作者 / 龍幹法政牧師

  • 伊斯蘭教書籍 Islamic Books

    收藏地點|嚤囉園 先知穆罕默德從加百利(Gabriel)天使那裏接收到的第一段啟示是《古蘭經》第96章第1節經文:「妳應當奉妳的創造主的名義而讀」。因此,早期的穆斯林非常渴望知識,自阿巴斯王朝始穆斯林在對外遠徵的過程中,把其它地區和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翻譯成阿拉伯文,收藏於巴格達的圖書館。伊斯蘭教的哈裏發們在全國主要城市建立了圖書館、天文臺、各類學校和醫院,創建綜合學術機構「智慧館」,集藏書、研究、翻譯為一體開展了大規模的翻譯運動,把希臘、羅馬、波斯、印度和敘利亞的哲學及科學古籍譯為阿拉伯文。阿拉伯語逐步在帝國境內推廣,它不僅為宗教語言,而且成為學術研究、著書立說、社會交際的通用語言。在哲學、醫學、天文學、數學、化學、物理學、農學、歴史學、地理學、文學、語言學和藝術等方面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豐富了世界文化寶庫。伊斯蘭學術文化傳入歐洲,對近代科學文化的興起產生過深遠影響。 書本 29.7cmx 21cm x 3cm

  • 手寫體阿拉伯文語法書 Arabic Learning Materials

    收藏地點|嚤囉園 阿拉伯文語法書是中國伊斯蘭教經堂教育的必備教科書之一,此書出版於民國十八年,也是清真寺哈裏發(學生)的必修課之一。明代陜西回族學者、教育家胡登洲,早期在家自辦私塾,免費招收學生,主要講授阿拉伯文和一些伊斯蘭教經典。後經其再傳弟子加以完善,將課堂設在清真寺北講堂內,並強化宗教課程,故後世稱之為「經堂教育」。經堂教育的課程以9種教本講授阿拉伯文的形態學、語法學、修辭學和邏輯學,還講授教學法、哲學、認主學和《古蘭經》註疏學等,同時兼授文學和歷史。這種教育經發展形成西北、山東和雲南三大學派,造就一大批著名的阿訇和伊斯蘭學者,推動明、清時期的譯述活動,產生「經堂語」和阿拉伯文字母拼寫漢語的文字「小經」,從而在300餘年中促進了伊斯蘭教的發展。經堂教育經清末民初的改革和以後的完善,轉化為具有回族穆斯林特點的民族教育。 書本 紙質 / 21cm x 32.5cm x 21cm 1929年

  • 木製書架 Wooden Bookshelf

    收藏地點|嚤囉園 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是穆斯林進行每日五次禮拜的場所,同時也是教授伊斯蘭教知識的學校,傳統的清真寺都有學生在此念經學習。清真寺內備有許多類似的經架,供學生把《古蘭經》放在上面進行閱讀,《古蘭經》不可以放在地上或座椅上,而是放在位置於較高一點的地方,同時《古蘭經》上面也不可以放置任何物品。 禮儀用品 木質 / 38cm x 19.5cm x 38cm 展品產地、國家 / 巴基斯坦

  • 太上玄門早晚堂功課經 Scriptures of Taoism for Exercising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收藏地點|澳門吳慶雲道院 南北朝以來,《太上玄門早晚堂功課經》已是道門弟子及信徒早晚必習的科儀功課。透過讚唱《澄清韻》、《步虛韻》及《吊掛》,以供水敬香,念神咒以淨心安神,諷經文以聞經悟道,誦諸神聖誥,以修習諸尊神之訓戒,詠《斷障文》及《懺悔文》,懺除過咎,罪滅福生,頌《發願》祈禱吉祥,國泰民安,增福延壽,最後回向諸神聖眾,志心皈依無上道、經、師三寶,功德果滿。此《太上玄門早晚堂功課經》為同治四年(1864),廣州三元宮木刻藏版。 禮儀⽤品 紙質書 / 5cm x 21cm x 29.5cm 同治四年(1864) 廣東廣州 展品產地、國家 / 中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