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六宗教當代藝術展下月觀音堂舉行

(資料來源:市民日報)

October 17, 2025

  為促進宗教間的和諧與理解,同時提高澳門市民對於宗教的認識,由澳門6宗教─佛教、天主教、道教、基督教、巴哈伊教及伊斯蘭教共同發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與澳門6宗教聯合舉辦的「融光不語、和諧澳門」澳門6宗教當代藝術展將於11月6日至12月5日普濟禪院(觀音堂)普濟堂舉行。


  主辦方昨下午3時在觀音堂舉行新聞發布會,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釋心慧、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副會長張子健、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總幹事范錫強、巴哈伊教澳門總會總會理事葉為澔、澳門伊斯蘭教文化促進會理事長胡惠莉等主持並介紹活動詳情。


  澳門6宗教源於中西不同文化背景,在澳門共同和諧發展,合作互助,在服務社會、宣揚人類文明等多方面達成共識,構成澳門社會發展的重要元素。本次展覽將這種共識,寫進主題之中,「融光」象徵6個宗教彼此共融;「不語」強調宗教與藝術的無聲力量,超越種種現實界限。展覽將澳門6宗教與眾多本澳藝術家、非遺傳承人、藝術青年展開深入的溝通與合作。展覽並將在周末日舉辦多場藝術分享會、工作坊,讓更多人欣賞和了解本澳藝術家的作品,增加對本地文化藝術的認識和欣賞。


  傳承城市宗教文化記憶


  釋心慧表示,今年第一次在普濟禪院這樣一座宗教廟宇中舉辦澳門6宗教的大型文化活動。期望通過沉浸式的參展體驗,傳承這座城市的宗教文化記憶,提高澳門市民對於宗教的認識。澳門佛教總會特意選擇了國畫、漆畫、岩彩畫、數碼插畫、書法、篆刻、瓷器、沉香木雕、漢白玉雕9種類型的展品,這些作品從不同藝術流派中吸收精華,在當代藝術家的傳承和創新之下,成為澳門佛教藝術中一道獨特的光華,融入這場藝術盛會之中。


  張子健稱,今次展覽天主教文化協會特意邀請本地青年藝術家,透過書法、雕塑、葡式瓷磚畫,現代媒材等不同媒介,將宗教當中蘊含的價值呈現到觀眾眼前。藉「藝術工作坊」平台,這些被透過作品帶出來的意象也能一一被細訴,為本澳門青年藝術家一個與別不同的特別舞台。


  吳炳鋕指出:此次展覽中,道教將帶來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展品與內容,既希望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道教文化中「尊道貴德、順應自然」的智慧,更期待與其他宗教通過展覽實現深度交流,讓不同信仰的光芒在此交匯,共同傳遞「多元共生、和諧共處」的正能量。


  藝術品成和諧共融見證


  范錫強提到,盼望澳門青年人能聽見時代的呼聲,看見信仰的美好。故展覽邀請青年人用他們的才華與創意,將他們對信仰的理解、對生命的感悟化為藝術作品。期望透過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傳遞宗教不僅僅是禮儀與規條,更是豐盛的生命、活潑的文化與真實體驗的精神,讓展覽成為展現和諧與共融的見證。


  葉為澔分享,本次展出的巴哈伊作品,大多源自宗教經典的啟發,以藝術傳遞和諧、團結、共融、奉獻精神。這些作品風格與內涵獨特,尋常場合難得一見。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與參與者分享宗教團體始終以行動踐行信念,展品中所蘊含的向善、融合之力;宗教與科學相輔相成,就能推動文明進步。


  胡惠莉分享,將重點展出絲綢之路伊斯蘭文物與澳門宗教建築模型,這些展品既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見證,亦體現該會「傳承文化根脈、守護多元共生」的追求,讓觀眾感受澳門「中西文化交匯點」的獨特底蘊。

bottom of page